内蒙古行测判断推理四大题型,年年考察...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点累积
例题讲解,做好笔记
一、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一般我们会给大家一组图形,要求大家通过观察找到图形当中所蕴含的规律,再从选项中选出合适的一个图形。我们主要是以一段式、两段式、九宫格、分组分类的形式进行出题,当然在形式上也会有一定的创新。近几年的图形推理题量也不太固定,2017年考察了5个图形推理,2018年考察了7个图形推理,2019年考察了10个图形推理,2020年考察了9个图形推理,2021年考察了5个图形推理。主要考察的还是在位置类、数量类、属性类、立体类、样式类。
【例】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封闭性开放性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封闭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中每幅图均由2个全开放图形和2个有封闭空间的图形组成,第二段中前两幅图均由1个全开放图形和3个有封闭空间的图形组成,依此规律,问号处应为1个全开放图形和3个有封闭空间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定义,需要大家严格按照定义的内容找到一个最符合或者最不符合的选项,而且这个部分出题面比较广,包括法律、心理学、逻辑学、学科知识等。定义中我们又会分为单定义和多定义两种不同的题型进行考察。2017年单定义考察了8个、多定义考察了2个,2018年单定义考察了6个、多定义考察了2个,2019年单定义考察了9个、多定义考察了1个,2020年单定义考察了7个、多定义考察了5个,2021年单定义考察了3个、多定义考察了2个。
【例】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它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从“生产聚集”到“产业主导”,再到“产业完善”,最后完成“产城融合”。其核心就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产城融合的是:
A.某市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将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
B.某市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建的产业园创业、就业
C.某市利用网络平合招商引资计划在郊区新建一个电子产业园区
D.某市在成熟的产业园周边地区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发展;
②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③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即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药厂移至城郊新建的产业园是为避免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而非“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会导致居住和就业分散,不符合定义;
B项:某市出台的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新建产业园创业就业的政策与“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无关,且没有体现产业园附近的居住人群情况,不符合“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
C项:招商引资新建电子园区,没有体现产业园附近的居住人群情况,不符合“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不符合定义;
D项:成熟的产业园,与周边地区开发很多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楼盘,体现了“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大家考试时的难点,我们会给大家一组词要求大家从选项中选出一组逻辑关系最贴近或者相似的词。我们主要以两词型、三词型和填空型的方式进行考察,而且相对而言类比推理的考题题量是最为固定的,每年大约10个题。而考点主要集中考察的是外延关系和对应关系。
【例】高屋建瓴对于()相当于()对于技艺
A.格局;左支右绌B.形势;目无全牛
C.气势;天造地设D.地势;逆水行舟
【答案】B
【解析】
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高屋建瓴”意思是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与“格局”无明显的逻辑关系,“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与“技艺”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B项:“高屋建瓴”意思是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高屋建瓴”与“气势”无明显的逻辑关系,“天造地设”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与“技艺”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D项:“高屋建瓴”与“地势”无明显的逻辑关系,“逆水行舟”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好像逆水行船,不努力就要退步,与“技艺”无明显的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给大家一个文段,需要大家在文段中利用一定的逻辑推论,得到一个最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答案。而逻辑判断我们分为了两个大类可能性推理以及必然性推理,考试中一般考察10题左右,主要考察加强论证、削弱论证、翻译推理,根据每年考试的题量分布来看,我们在备考和学习中应该多在论证的题型上多下功夫。
【例】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则超过4亿公里,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因此,我国预计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一位航天专家对此评论道:“如果不能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
上述专家的评论若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经过不少于7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轨道
B.我国需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才能尽快缩小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
C.地球与火星的相对近点约每15年出现一次,二者距离近的年份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
D.发射火星探测器须等到地球和火星形成一定夹角,而这个机会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不能抓住2020年这个机会,那么,下一次合适的发射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22年之后。
论据: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则超过4亿公里,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因此,我国预计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火星探测器发射后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火星轨道,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才能尽快缩小我国与西方航天大国的差距,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登陆火星的最佳时机,与论点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该项指出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时机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即2年左右,建立了题干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属于前提。
因此,选择D选项。
更多行测技巧与方法扫码获取
技巧还没掌握?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点击分享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