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时评:一切为了人民更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的《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从九个主要方面总结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人权理论和发展道路继续前行,坚持人权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既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注重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统一,推动人权制度建设和各领域实践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更高层次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在全面建成“每个人都能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的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味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点点滴滴,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能,以全面依法治国为保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布局谋篇人权事业,为了人民群众更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的不懈努力。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以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人性尊严的捍卫、基本人权的落实为根本目的。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经济健康运行,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不断扩大覆盖面,继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尤其是向中西部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投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条件,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以更好的保障。
第二,强化安全监管,打造安全中国,为人民群众筑起更健康地生存、更安心地发展的防护墙。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衣食住行。针对各种潜在的安全隐忧和一些频发安全事件的领域,依法、从严、快速防控和处置,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监管责任制,依法打击以恐怖活动为核心的各种犯罪行为,同时也进一步确保被追诉人、被羁押者和罪犯的人身权利有一个安全的实现条件。从而为全国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奔小康营造出祥和的社会氛围。
第三,通过不断改进与强化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以及人民团体协商,基层社会协商,民主化进程稳步提速。公民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渠道愈发畅通,公民言论、出版等自由以及批评控告检举权得到有效保障。政治的清明与政府的廉政,社会的文明与组织的治理,离不开各种社会主体沟通共识的科学、民主的监督与参与机制。“国家宪法日”的法定化、人大监督的常态化、权力清单的制度化、反腐倡廉的持续化、核心价值的普及化、新闻媒介的社会化等等,都为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体现自身的公民地位、贡献自己的政治智慧,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平台和场域,公民的政治权利也因而获得了更好的展示与实现的空间与条件。这些又反过来,激发出一切进取的人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与信心,无疑会助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之路和政治道路更加坚实、宽广。
第四,以司法改革和制度创新铸造人权保障的司法之盾。公正司法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时代语境和制度诉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制度安排的切实构想,并且已经迅速启动深入论证与改革试验,国家权力机关还将启动立法程序,将其制度化、法律化,把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行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凭藉着司法的依法、独立,实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其后,无论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等文件决定在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贵州、青海7个省市先行试点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四项司法改革措施,还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最高人民法院在广东省深圳市、辽宁省沈阳市分别设立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以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在北京、上海组建跨行政区划中级法院,办理跨地区重大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其目的和追求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尊重人性尊严、保障基本人权,因为人性尊严的捍卫,基本人权的实现,有赖于公民社会各类理性主体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政治社会每个国家机关的履职行为,对于参与和司职司法活动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来说,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的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和纠正机制,铸造成保障人权实现的坚实堡垒,显得极为重要。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一努力已见成效。
《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亮点很多,但上述几点,尤为重要,它们更加清晰地表明,党和政府努力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更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
点击分享信息:
相关文章